1977年,邓小平复出后主管科学和教育。他注意到,海外分布着数十万的华侨华人科技专家、教授、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才。其中不少人既有丰富和专业的科学技术知识,又在情感上同祖国有着密切联系,是中国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宝贵资源。他指出,要派留学生出去,也要“请人回来讲学,把愿意回国的科学家请回来”。
第一,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。
1977年8月,邓小平指出:“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。”1983年,他进一步强调:“要利用外国智力,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。”为此,“中央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”(后改称“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”)成立。在这一小组的努力下,以李政道、杨振宁为代表的华裔科学家通过讲学、访问等多种方式回国贡献才智,以陈省身为代表的华裔科学家则选择直接回国工作。
1978年,邓小平提出要成千上万地派遣留学生,派出去主要学习自然科学,并认为这是快见成效、提高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。随后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增选出国留学生的通知》,将1978年的出国留学名额增至3000人。
除选派留学生外,在丁肇中的牵线下,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78年开始每年选派10名学者到德国开展科研交流。在相关政策和项目推动下,中国在1978年至1982年间共派遣9179名公费留学人员。
第二,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。
改革开放之初,许多海外人才希望回国发展,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。李政道得知情况后向有关部门建议,在国内建立试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科研人员的实际问题。
邓小平很快采纳了这一建议。之后,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试点方案,并经国务院批准实行。此后,国家陆续拨款8000万元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,以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。到1992年,中国在15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27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吸引952名博士进站工作。
第三,抓住关键科技领域重点突破。
邓小平认为,科学技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,但不是什么都赶超,是在部分领域或一些方面赶超。“要先学,学得好,才能赶超。”
在杨振宁、丁肇中等科学家的倡议下,经过有关部门的充分论证,邓小平关心并亲自推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建设。该实验室于1988年10月首次对撞成功,经过改造升级后迄今仍在凝聚态物理、材料科学、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作者丨李昱丰 斯阳(作者单位:华东师范大学)
来源丨解放日报
编辑丨王蓝萱
编审丨戴琪